- 歷屆提案 -

身心障礙 台北
《帶聽障者走出心牢》減壓及情緒管理支持照顧服務計畫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啟聰協會
本提案符合以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本提案符合以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總票數
4068
  • 提案編號
  • 3544
  • 獎項組別
  • 社會福利-10萬元組
  • 提案分類
  • 身心障礙
  • 受惠對象
  • 聽障
  • 受惠人次
  • 150
提案內容:
【安排課程】:辦理3期五堂課之系列課程,包含舞蹈5堂、瑜伽5堂、手工藝品製作5堂,找尋適合老師及手語翻譯員,透過優質學習,確保參與者充分獲得學習及舒壓

【招募參與者】:透過本會臉書或官網,公開招生約10-15名參與者,透過本會條件篩選曾有憂鬱、情緒不佳、需要情緒照顧舒壓者等進行錄取

【進行課程】:實地進行共15堂課程

【課程後討論及交流】:每期課程結束後,將留30分鐘作為討論、交流,透過問卷方式了解參與者是否有充分減壓、舒壓及情緒改善,並了解參與者參與完一系列課程後,是否有獲得正面及改善負面狀況、提升自信、注意力等
提案背景:
台灣每年有200萬人因為憂鬱看精神科,意思是4人當中就有1人需要看診,其中身心障礙者比率更是佔了約一半。身心障礙者容易憂鬱、壓力大嗎?

是的。從「個人因素」來看,身心障礙者因在生理上有些欠缺,導致自卑、低自尊心、自我放棄等,以「家庭因素」來看,也因為和家人溝通有礙、結構問題、工作經濟負擔、面對身障子女教育等,容易產生疲倦、失望、情緒不佳等狀況,甚至重度憂鬱者還曾嘗試想要「解脫」來獲得救贖。

本會以服務聽障者為軸(婦女佔8成以上),發現服務對象中將近有七成以上疑似有憂鬱、情緒控管不好、壓力大、沒有自信、自卑等狀況,除了自身生理缺陷外,社會上及家人給予的反應也造成極大的壓力,這樣的情緒及壓力,不僅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帶給家人。

除了通過就醫及藥物治療外,聽障者更是需要社會支持才能達成,本會希望可建立完整的社會支持,及透過陪伴與傾聽、協助制定計劃並完成,以確保聽障者達到減壓及情緒管理照顧服務。
提案目標:
一、開辦一系列專業課程,課程包含「舞蹈、瑜伽、手工藝品製作」,運動在心裡、生理、情感都有調理作用,除了讓身體更健康外,也能提升正面情緒、淨化心靈、增強腦力、提高注意力等,在極度負面情緒下,也能透過伸展、冥想來維持正念。有數據顯示,連續從事瑜伽八週以上,可以甩掉憂鬱。
除此之外,製作手工藝品可以使人有自信心、成就感、放鬆心情,還能透過社交場合與人交談,進行社交活動,本會通過參考數據為聽障者安排相關系列運動主題及手工製品製作課程。

二、辦理3期五堂課之系列課程,包含舞蹈5堂、瑜伽5堂、手工藝品製作5堂,每堂課約2小時,每次系列課程結束,透過問卷、訪談了解參與者減壓、情緒問題改善狀況。
執行時程:
預計完成進度區間 預計完成內容
2023-01-03 ~ 2023-01-31 【安排課程】:辦理3期五堂課之系列課程,包含舞蹈5堂、瑜伽5堂、手工藝品製作5堂,找尋適合老師、手語翻譯員、聾人督導、影片製作人員。確定安排完成後,開始【招募參與者】並篩選確定參與者及後置作業
2023-02-01 ~ 2023-11-12 【進行課程】:實地進行共15堂課程(舞蹈5堂、瑜伽5堂、手工藝品製作5堂)
每一期結束後【課程後討論及交流】,包含30分鐘進行成果訪談及訪問、錄製、影片照片收集
【成果分享】於臉書上傳成果報告
規劃費用:
預計使用規劃 預計費用
講座鐘點費(舞蹈、瑜伽、手工藝品製作講師)一小時2000元*一堂2小時*15堂=60,000 60,000
手語翻譯費用(聘請聽人老師需手語翻譯)一小時1000元*一堂2小時*15堂=30,000 30,000
訪談交流督導費(每一期結束後30分鐘進行會談、由聾人督導負責)一次1000元*3期=3000元 3,000
拍攝及影片製作費用(每期最後一堂課,進行影片及照片紀錄及剪輯上傳,分享成果及紀錄學員感想)3期*一次4000元=12000 12,000
以上費用總計105,000整,其中5,000為自籌款(自籌款) 0
總計:105,000
預計效益:
一、開辦15堂課程,一堂課約10-15人參與,人次達150-225人次

二、課程結束後,通過問卷調查,預計約90%以上者獲得減壓及情緒管理支持照顧,緩解憂鬱及其他情緒問題情況

三、聽障婦女參與後,除獲得減壓、舒壓外,在情緒管理上也獲得提升,可透過多元課程建立自信、自我肯定、注意力、社會參與等,重要的是除了改善自己,也改善與他人關係,透過社交場合,使聽障者更能融入於社會,了解自己及他人

四、適時提供聽障婦女正念(向)觀念,透過引導、傾聽、一起完成計畫、建立正確價值觀等,達到社會支持並重新認識自身的價值並使其增值

五、每一期最後一堂課程結束後,進行學員訪談及邀請專業人士製作影片及照片紀錄,透過剪輯及影片製作,分享至本會臉書,提升本會及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能見度